【双庆专题文集】牢记共产党人使命——记三位南开老中共地下党员

南开大学诞生伊始,便将教育与国家命运、教育与民族前途、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千秋峥嵘,薪火相传。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代又一代的南开人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团结努力,不懈奋斗。在一百年的沧桑历程中,南开大学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和无私奉献者。

和我们这一代人分别共过事、影响较大、印象较深的是“南开老三届”(指的是194619471948级三届学生)留校工作的那些老校友、老领导。他们经历战乱、迎接解放、在政治运动中蒙冤受屈,但不忘初心,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和南开的发展建设留下许多动人的事迹和耐人寻味的故事,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和传承。

一、投身革命,聚集南开

19377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南开大学,灭绝人性的日本强盗,炸毁了南开校园,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情绪,宣扬了南开的爱国抗战精神和决心。同年11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笳吹弦诵在山城。西南联大是民主堡垒,是很多进步青年向往的地方。

抗战期间,八路军办事处的《新华日报》和重庆南开中学在西南大后方影响很大。南开大学又有各种社团活动活跃的传统,十分适合通过社团活动联系群众、教育群众以及实行对学生运动的领导。中共地下党组织把南开大学作为北京学生运动在天津的活动中心,设立了南方系支部和北方系支部。南开大学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影响很大,一批爱国青年追求真理,聚集南开。

李万华同志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怀着到南开大学以后能读书就读书,不能读书就投奔解放区的愿望,1946年暑期,考取了西南联大。于19477月,与母亲商议,卖掉了家中的一些耕地,凑出了北上天津求学的费用,与两位到北方上学的年轻人结伴,离开了家乡(贵州省瓮安县)。因为当时正在打仗,交通难以解决,整整走了一个月,终于到达了天津南开大学。

他进入了文学院哲学系,因为在中学时期就读过《新华日报》,有思想基础,很快就加入了地下进步组织“民青”。因生活困难,曾要求去解放区,但组织上考虑他没有暴露身份,未能批准申请,后于19487月加入地下党组织。19491014日,南开大学党支部正式公开,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黄松龄部长宣布李万华同志担任南开大学党支部书记。

刘焱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求实中学读书,他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参加了进步组织时事研究会,经常阅读《新华日报》。中学毕业后考入中法大学。1946年参加地下组织“民青”,1947年初加入地下党组织,19478月在地下党组织的指示下,报考南开大学插班生,录取后进入文学院哲学教育系学习,并于同年10月起担任南开大学南系地下党支部书记。194811月,按照上级约定,南开大学南系、北系地下党支部合并,成立了南开大学总支委员会,任命刘焱同志担任总支书记、天津市学联主席。

刘祖才同志1947年在重庆中学读书时就注意阅读进步书籍和《新华日报》,同年加入党的地下进步组织“民青”,因为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被当局反动势力列入学生当中的重点人物。南系党组织为保存青年学生中的进步力量,于1948年推荐他报考南开大学外文系。在有关人员的帮助下,他很快就加入了地下党组织。1949年初,刘祖才同志担任南开大学北院分支部书记,后来他接替刘焱同志担任天津市学联主席。

1947年是学生运动的高潮,那时在北方的学校中,“学运”一般由北大、清华牵头,京津唐其他学校积极响应。南开大学是天津“学运”活动中心,地下党有多个系统,其中以南方系支部和北方系支部为主,他们共同组织广大师生反独裁、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宣传党的政策;发展党组织;建立地下交通站;向解放区输送进步人士。1948年底,在迎接天津解放行动委员会的领导下,南开大学各系统的地下党组织一起发动、组织群众开展反对南迁和护校的运动,发动师生组成纠察队,维护学校的安全。

1949115日,天津解放。南开大学最快、最早组成迎解放游行队伍,经过鞍山道、罗斯福路(和平路)、滨江道一带,一路情绪高昂,欢呼解放,迎来无数市民围观。市委副书记黄火青在讲话时,两次说到解放天津的枪声刚结束,南开大学的同学不顾危险,出来大游行,庆祝天津解放,给战士们莫大的鼓舞,也扫除了市民对共产党和解放军的疑虑。

南开大学的地下党员们,在白色恐怖中,在敌人的枪口下,不怕坐牢,不怕牺牲,奋不顾身地冲在游行队伍前面,和国民党军警进行斗争并奋勇抗议逮捕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毛主席说的“学生运动是第二战线”。

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文革”结束后,这三位同志都年过50岁。面临当时校内正常教学秩序尚未完全恢复的状况,为挽回逝去的时光,他们怀着使命感和紧迫感,重整行装再出发。

学校给李万华同志的第一份工作是落实政策办公室,接着到教务处担任副处长工作,参与筹建法律系和旅游系工作。

在此期间,他参加了筹备南开大学60周年校庆工作。由于中央重视和社会的大力支持,1979101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学部委员、省部级领导干部出席。新华社对外播放了南开大学60周年校庆南开校友总会在天津南开大学恢复活动的消息。宣扬了南开大学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和爱中华、复兴中华的办学精神,扩大了南开大学在国内外的影响。

1982年李万华同志调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学校针对国家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需要大量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19811110日,校党委开会决定尽快回复财经科系,并成立由校长直接领导下的经济学院筹备组,李万华同志负责筹备组工作。党委书记张再旺同志对他说:你们去跑,只要能争取的物资,你们就大胆进行。

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一生为办教育而各方奔走,他的足迹所至就一本社会赞助册。他们以老校长张伯苓为榜样,李万华,李国骥,王大遂等同志本着脑袋尖、腿脚快、嘴巴勤的劲头和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不怕困难的心情,开始艰苦的跑工作。

1981年秋至19841月,筹建经济学院工作最紧张阶段。为了去北京办事方便,他们随身携带着学校开的空白介绍信和洗漱用品。这是涉及学校发展的大事,在校外得到了老校友的大力协助(万华同志记载整理了一份资助学校的30余名校友名单)。在校内相关部门,尤其是后勤的领导同志上下协同一心,咬紧牙关克服困难,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们与国家旅游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八个单位签定了投资办学协议,资金达2700万元,相当于我校常年基建经费的6倍多,极大地缓解了学校经费的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院的恢复重建带动了南开大学第二次发展。

19845月,已经到退休年龄的李万华同志,被任命为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任第一副院长。这种人事安排就意味着让李万华同志办更多的事,承担更大责任。他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会上表示:所有乱七八糟,挠头的事都归我管,出了问题我兜着。”60多岁的老同志仍然坚持在基层工作第一线,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令人敬佩。

坚守岗位,勤勉敬业。李万华同志一直在院、系、处、室基层岗位工作。但他完成的工作任务,都是涉及学校发展建设的大事。在20世纪80年代,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第一个经济学院。

1978年底,市委让刘焱同志负责筹建一个高校的党委工作,而他更愿意回归自己喜爱的历史研究工作。1979年初,他到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担任副所长。1980年又兼任教育部特批的南开大学周恩来研究室主任。1987年离休后继续返聘,改任为周恩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至今。

年过半百的刘焱同志在这一研究领域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已出版著作10个,论文90多篇,先后6次获得全国性和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指导培养国外进修生。

现在刘焱同志成为研究周恩来成果丰硕、有创新、能秉笔直书的资深教授。南开大学也已成为中外公认的研究周恩来的一个重镇。

刘祖才同志80年代由教育部综合司回南开大学之后,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他回学校的目的是,以外文系和公共外语教学部为火车头,带动全校各系所学生的外语教学工作发展,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首先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冲击的老教师落实政策,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动员其上教学第一线;其次是对一些长期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中年教师进行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他们积极性,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再次是对青年教师从政治思想上关心,在工作上大胆使用,让其在教学或工作中提高。同时,落实他们的进修或出国培养计划。除了积极筹备外语教学楼建设外,还充分利用原有电教室音像设备以及英语角进行听、说、读、写练习。

为了给全校外语教学补充力量,加强了外文系和公共外语教学部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教师队伍培养等工作。为英语专业重点学科的形成和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到80年代中后期,南开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成为全国重点学科和博士点。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指引下,他们又成了一个时代责任的承担者,就像他们在一次校友聚会上有感而发的: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就是历史前进路上的垫脚石,让后人从我们身上踏过。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这些老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们的心声。市委本想让刘焱同志担任一个高校党委负责人,他要求回母校历史研究所搞周恩来研究并兼任副所长。教育部党组本想让刘祖才同志到北外任副书记,他回母校外文系担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年愈60岁的李万华同志,在南大经济学院第一线坚持六年工作。他们热爱南开,心中有群众。在管理岗位上的干部可以晋升各级职称的时候,李万华、刘祖才同志主动放弃。因为晋升各项层次都有指标比例规定。他们遇事能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南开大学的发展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几代人艰苦努力的结果。而“老三届”这个南开大学校史中的特殊群体,尤其是地下党中那些老同志们,在建国时期和改革开放前期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的学术成就、工作业绩,有目共睹,已载入史册;他们那坚韧实干的精神,没有架子,没有官腔,平实待人的态度,忍辱负重历经磨难痴心不改的志向,那甘当人梯的胸怀,早已铭记在人们心里,感悟南开人的爱国初心,报国使命,为国担当的责任。他们的名字和业绩将永远与南开大学联系在一起。


作者:原南开大学人事处处长 李宪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