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之《改革创新促进科技目录学学科建设》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这是在新形势下,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创举,成为我国日后发展的指导方针与里程碑。在这一方针的引导下,全国与全党集中精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与实现四个现代化。经过四十年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我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在,我国已进入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已强大起来,各族人民富起来,正奔向小康生活水平。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行为期十多年的科技书目的实践工作与活动。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创新,今天,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科技目录学的学科,形成了科学性、规律性与客观性的理论,这些理论是对科技书目实践活动的高度总结、提升与概括,对我国以后图书馆、科技情报界的科技书目实际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科技书目的实践活动

1960年11月,我在上海图书馆科方部从事农业书目(文摘)文献服务工作,编制了《农业文摘》,深入到郊区农村开展农业生产、科技服务。1961年10月,分配到天津市图书馆科技服务部,从事化学化工文献服务工作。在十年的工作中,利用美国、英国、日本与前苏联的《化学文摘》等书目、文摘与索引等科技检索工具书刊,深入到各市区、郊县的工厂、科研所,为工厂生产、技术创新、研究所的国家与市级重点研究项目,帮助检索、查找文献线索,提供所需书刊资料;编制橡胶、塑料、纺织、炭黑等专题文献索引,开展定题服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被当时的国家科委情报处所肯定,并推广到全国各系统、各省、市的图书馆、科技情报所。

1978年3月,春光明媚,是科学的春天,知识分子的春天。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一理念鼓舞下,我又在津南区与天津图书馆为郊区生产队、农垦部门、农业生产、农业研究所科研项目开展文献服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我希望能够将这些经验上升到系统的理论,用以指导实践。但是,我的工作经验因客观条件所限并未认真总结。提升到理论、进行系统的探讨与研究的梦想未能实现。

二、科技目录学的学科理论建设

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工作经验、实践是人类认识与理论的基础,先有实践,才有认识与理论。但是,不能只停留在原始的实践活动、工作经验。为了更好地客观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进行创造、创新,使实践达到科学化、有规律可循,必须上升到理论,形成了科学性、真理性、规律性的系统理论,让理论正确地反映与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就是说,实践要提升为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再指导实际工作。

1980年,我调到南开大学图书馆从事理科咨询服务工作,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实践,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25万字的科技目录学讲义,在南开大学分校图书馆学系开设了科技目录学课程。这是我国第一次开设这门课。在讲课时,我系统地讲述了科技目录学的理论、方法与发展渊源;科技文献、科技书目工作、科技书目的编制(选题、选材、揭示、编排)、中外科技书目事业发展概况;主要的科技书目(书目、文摘、索引)简介以及科技文献的检索、利用等。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科技目录学的文章、论文20多篇,如《关于科技目录学研究的几个问题》,首先提出在我国要建立科技目录学这门学科问题,《论文摘的编制》、《文摘的人工与自动化编制》、《文摘工程与文摘系统》、《我国检索刊物的主题索引》等;2006年,撰写与出版了《文摘的编制与使用》,8万字,书中结合图书馆、情报部门科技文献服务实际工作,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文摘的编制与使用;2003年,又撰写与出版了《信息管理文集》上、下册,25万字,论述了科技目录学学科建设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多种中外科技书目(科技书目、文摘、索引书刊),其中,有八篇文章简要论述了中外从古至今的科技目录学发展历史。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编写了《索引、文摘的编制的理论与方法》教材,23万字,1995年开始,在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讲授这门课,并被南开大学分校企业信息管理系等单位作为教材使用,在此教材中,我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索引、文摘的编制与使用,是对科技目录学学科内容的补充与完善。

总之,只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才有可能、有条件,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现在,我用了38年的时间,专心致力于将多年的科技书目实践工作提升到科技目录学理论的研究,为信息管理学、科技情报学学术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使科技目录学成为信息管理学、科技情报学中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圆了我多年的梦想,将梦变成了现实。


作者:图书馆研究员沈国强 81岁